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:L-BJ-CJ00080
工作日:9:00 - 21:00周末:9:00 - 18:00
来源:中国旅行社发布时间:2012-04-24
莱比锡这个城市,我是久闻大名,却一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,反正一看到Leipzig这个英文名,脑海中很快蹦出“莱比锡”这三个中文字。前东德的城市除了首都柏林以外,其实规模都不大,但大多历史悠久,莱比锡就是其中的一个。它位于德国东南的萨克森州(Freistaat Sachsen)境内的莱比锡盆地,是前东德仅次于柏林的第二大城市,比萨克森州的首府德累斯顿(Dresden)还要稍大一些。虽说如此,这个所谓的“大城市”的人口只有50多万,面积也不大,即便在人烟稀少的加拿大,也只能称作中等城市。
莱比锡约有一千年历史,城市的名字源于“莱比锡城堡”,很早便在德国确立了商业0中心的地位。“莱比锡”一词来自斯拉夫语的Lipsk,意为“椴树丛生的地方”,在城中漫步,能够体会到这一形容并不夸张,莱比锡的市内的确是绿树成荫,基本上站在城市的任何地方都会有树林入眼。
第一次在欧洲坐火车,感觉还是挺新鲜的,以前在其他国家,只坐过美国加州和波士顿的火车,加州的火车很休闲,主要是冲着风景好,波士顿的火车很怀旧,硬件设施就不怎么样了。莱比锡的火车(这还不是德国特快列车ICE,关于ICE,后面会详谈)的设施比波士顿强多了,也不比加州差,唯一的遗憾,就是太快,还没坐爽就已经到达了莱比锡的总站。
莱比锡的火车总站还是相当大的,据说面积为8万多平方米,宽度达300米,共有24个站台,以面积算是欧洲最大的terminal station(终点站,必须倒行前往下一站的车站)。总站大厅分东西两块,还包括一个双层的饮食购物中心。
这个购物中心还是很帮了我大忙,一到宾馆就发现问题,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插头不兼容,这问题以前在葡萄牙碰到过,当时向前台借了一个适配器,因此并没有在意。这一会宾馆里有很多和我一样来开会的外地人,所以适配器早被借完了,一问前台,说可以在总站的购物中心买到。
老实说,欧洲的日常用品一般都很贵,比方说一条牙膏可能就收你一两欧。我运气还不错,在车站里找到了一种三件套的插头适配器,基本可以适用于全世界任何国家,只卖4欧元(在德国这鬼地方就算便宜了)。
莱比锡是个惬意的城市,不大,可走在街头却能感受到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带着一种节日的气氛,无怪乎号称“博览会之城”呢。莱比锡的市中心非常小,位于一个好象称为“环路”(有点像北京的一环、二环吧)之内的地区,德语叫Zentrum,步行转一圈绝对不要一个小时,最南端是新市0(Neues Rathaus)和旁边的一个小公园,最北端就是火车总站(Hauptbahnhof),最东端是有一对漂亮喷泉的奥古斯都广场(Augustus Platz),最吸引我的,还是最西端的圣托玛斯大教堂(Thomas Kirche)。
从我所在的宾馆出发,穿过四个街区,便来到圣托玛斯大教堂前的大草坪。圣托玛斯大教堂是莱比锡的标志性建筑,每到傍晚和节假日,草坪周围都坐满了或交谈、或嬉戏的男女老少,是整个城市最热闹的部分。当然,这里为外人所知的,更是因为德国的著名音乐家-生命中的最后27年(1723-1750)便在圣托玛斯大教堂度过,担任的工作是教堂乐队(Thomanerchor)的领唱和指挥,而这27年的莱比锡时期,正是-的音乐成就达到鼎盛的时期。-死后长眠在这里,今日这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前,便屹立着大师的塑像。
其实,以我这外行人对音乐的理解,并不能体会到-有多牛。他传奇的一生反倒增添了他的与众不同,他生前默默无闻,穷困潦倒,甚至一度遭遇牢狱之灾(以前在大学里上音乐欣赏课,老师就常讲他与同时代的韩德尔形成鲜明的对比),死后数十年却获得大师级的地位,名望与日俱增,他巴洛克风格的宗教音乐引发了无数后人的赞叹与景仰(相传贝多芬第一次听到-的音乐,就为之拜服)。历史上出色的音乐家常与贫困相伴,比如贝多芬、莫扎特,伟大却是永恒的,比如-。
除了圣托玛斯大教堂以外,莱比锡还有很多与历史相关的建筑,比如民族战争纪念碑(Voelkerschlachtdenkmal),是纪念普俄联军在莱比锡战胜拿破仑的法军所建,在市区东南;又比如尼古拉斯教堂(Nikolaikirche),是莱比锡最大的教堂,1989年东德-便在此开始。不过,我还是主要在市区中心逛了一下,离圣托玛斯大教堂不远的老市政厅(Altes Rathaus)以及前面的集市广场,见证了0中心莱比锡的历史。去的时候这一区域都在翻修,一圈围栏,所以显得没有那么壮观。老市政厅的行政地位已经被城南的新市政厅取代,现在改建为莱比锡的历史博物馆。门口集市上有不少摊位,从买卖的东西来看,有点像国内的花鸟市场之类,挺乱的,我也没细看。不过只在白天开放,周末似乎也没有,欧洲人太偏重享受生活了,慵懒得有些过分。
以前听说德国人如何严谨,如何遵守规矩,实地考察发现也不尽然,当然我想也可能是因为莱比锡属于东德地区,本来就不怎么发达,大家也不怎么讲规矩。马路上常常见到有人乱闯红灯,汽车也从来不乖乖地停下来等人,好几次过马路都看得提心吊胆。在北美,虽说大家也不是百分之百地遵守交通规则,但至少开车的人都非常礼貌,过路口从来都是让人为先。更让我吃惊的是听说这里的高速公路都没有限速,即便飚车也没人管,这实在让我害怕,轻易可不敢开车上德国的高速了。
莱比锡的大街小巷,都充斥着一队一队穿着奇装异服的年轻男女,男的打扮得像魔鬼,女的打扮得像妖精,心生疑窦的同时,不禁有了许多猜想。看多了这些人,我还以为德国本地人的打扮风格就是如此呢。德国人却也可爱,第二天开会时,碰到一个慕尼黑来的学生,跟我聊起闲话,解释说这些天有个什么节日,所以年轻人才穿成那样,他还一脸严肃地说,千万不要认为德国人都是穿成这样的哦,我笑笑,心说这倒真有点严谨德国的感觉了。
搞定此行开会的重头戏后,回到宾馆,同住的印度同学也到了。兴奋之余,拉上几个朋友又重到大教堂旁边的餐馆用餐,六七点钟的黄昏时分,在夕阳的余辉下,围坐在一片喧哗之中的莱比锡街头,左手端着一盘意大利通心面,右手捧着一杯德国啤酒,跟朋友们一起聊些不三不四的话题,时不时地跟前来问候的女服务员调笑一番,学两句德语,现在想来,这大约是在德国度过的最有欧洲德国风味的一段时光了。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